近日,金种子酒总经理何秀侠辞职,再度引发市场对这家老牌徽酒企业的关注。曾经作为安徽白酒“四朵金花”之一,金种子酒当前面临业绩持续承压的局面,其发展节奏与其余三家已出现明显分化。
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,古井贡酒、口子窖、迎驾贡酒与金种子酒并称“徽酒四朵金花”,一度在安徽乃至华东白酒市场占据重要位置。然而,二十年过去,这四家企业的发展轨迹已经发生显著变化。
2024年,古井贡酒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位数增长,在省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;迎驾贡酒与口子窖虽保持盈利,但增速放缓;金种子酒则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均出现大幅下滑。同为徽酒代表,四家企业为何如今发展差异巨大?未来又将走向何方?
“金花” 业绩现分化,古井贡酒一骑绝尘
财报数据显示,2024年古井贡酒实现营业收入235.78亿元,同比增长16.41%;归母净利润55.17亿元,同比增长20.22%。即便在行业调整期,古井贡酒凭借年份原浆系列的强劲表现,在全国市场不断攻城略地,尤其在河南、山东等周边省份,市场份额持续扩大。
迎驾贡酒和口子窖虽保持盈利,但增长明显放缓。2024年迎驾营收73.44亿元,增长8.46%;口子窖营收60.15亿元,仅微增0.89%。两者与古井贡酒的差距正在拉大。
金种子酒则完全掉队。2024年营收仅9.25亿元,同比暴跌37.04%,归母净利润亏损2.58亿元。曾经在2012年营收高达22.94亿元、净利润5.61亿元的“金花”,如今在省内市场份额仅剩1.8%,与古井贡酒21.8%的份额形成天壤之别。
从数据上看,古井贡酒已将其它三家企业远远甩在身后,不论是体量、利润还是市场扩张能力,都处于压倒性领先地位。
金种子酒的困局不是偶然,也不是一朝之错
自2021年起,金种子酒已连续四年亏损,累计亏损超6亿元。产品结构失衡是核心问题——2024年前三季度,其低端酒营收占比高达66.31%,而同期竞争对手的低档产品占比普遍不足20%。
在消费升级浪潮下,这种过度依赖低端产品的结构严重制约了盈利能力。
为扭转局面,金种子酒2023年确立了“一体两翼”战略,以馥合香系列冲击中高端市场。然而现实残酷:截至2024年三季度,馥合香系列收入贡献不足8%,库存周转天数超400天。
在浓香型白酒主导的安徽市场,这一创新香型认知度不足,消费者接受度低。
管理层决策失误更是雪上加霜。2024年,在消费降级环境下,公司对占营收七成的底盘产品实施提价并削减促销费用,直接引发经销商接货意愿大幅下降。随后又不得不追加市场费用补贴,陷入“一边提价一边补贴”的恶性循环。
华润入主后,高管薪酬与业绩倒挂的矛盾也浮出水面。2023年董监高薪酬总额突破1279万元,多名高管年薪超百万,与公司持续亏损形成鲜明对比。在最近股东大会上,近半数中小股东对薪酬议案投下反对票。
迎驾贡酒与口子窖:增长的烦恼
相较于金种子酒的挣扎,迎驾贡酒和口子窖看起来情况尚可,但增长质量也不容乐观。
迎驾贡酒2024年营收为73.44亿元,表面稳定,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.35%,净利润下降9.54%。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向都出了问题:中高端“洞藏系列”增长乏力,低端普通白酒则呈现断崖式下滑。省外市场亦出现下行趋势,一季度营收大降近三成,经销商数量骤减,公司不得不主动收缩战线,回防安徽本地。这种从扩张到“收权”的转变,显然不是企业主动战略调整的结果,而是被动应对市场疲态的妥协。
与迎驾类似,口子窖2024年营收为60.15亿元,同比增长不足1%。一季度数据显示,省外市场同比下降近20%,省内收入占比达84.4%。与此同时,吨价持续走低,高端酒增长停滞,主推的新品“兼8”“兼7”在终端反响平平,动销缓慢,难以支撑品牌结构的优化升级。同时,销售费用上涨却换不来利润的增长,费用效率持续恶化,净利率被不断压缩。
迎驾与口子窖的困境背后,实质上是大多数区域酒企正在经历的“成长焦虑”:
高端做不上去,低端守不住;
省外走不出去,省内卷不赢对手;
表面是增长的烦恼,实则是转型的阵痛。
趋势洞察:安徽 “金花” 背后是区域酒企的共性焦虑
徽酒“四金花”的分化不是个例,而是当前大多数区域酒企都在面对的问题。
首先是结构性增长与成本压力并存。高端产品虽然毛利率高,但终端动销慢、返利和推广成本高,常常让企业陷入“营收增长、利润缩水”的怪圈。尤其在全国化过程中,渠道返利机制失衡会进一步放大这种压力。
其次是品牌扩张能力决定了省外市场的上限。迎驾和口子窖的省外毛利率普遍低于省内,金种子酒几乎没有省外贡献,说明品牌认知度不足是核心障碍。没有强辨识度的品牌支撑,再多投入也很难形成持续动销。
最后是经营理念的转变滞后。部分企业仍依赖铺货式的“压渠道换增长”模式,而非真正以动销数据和终端表现为导向。在消费更理性、市场更透明的当下,这一模式已难为继。
不再光鲜的“金花”,谁能突围?
徽酒的时代并未结束,但“金花”之间的优劣之分已被市场重新排序。金种子酒的困境提醒所有酒企,失去市场基础和消费者连接的品牌,很难依靠“过去的荣誉”延续生命力。迎驾和口子窖也需警惕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,主动调整方向,避免在稳定中沉沦。
古井贡酒的经验说明,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,不在于品牌名气或曾经的排名,而在于是否能理解市场、读懂人心、灵活调整。
市场不会等人。徽酒的未来,属于那些不再依赖惯性,而是能在动荡中找到新机会的人。
“市场洗牌之下,靠惯性活下去的品牌,终究会被更懂市场的后来者替代。”
未来能够存活并发展的区域酒企,或许不是体量最大、定价最高的,而是最能理解市场节奏、最能赢得消费者信任的那一个。文 | 扈朝阳
广禾配资-广禾配资官网-网上炒股配资-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